別懷疑標題 就是爆肚
兩天兩夜就是吃 沒有其他玩耍或購物行程
叔叔阿姨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喔
星期五晚上下班後 大家整裝集合完畢
就往第一個目的地台南出發 路途中一人一杯85
到了177無緣的新家已經是半夜兩點多
安頓好梳洗完 又吃了宵夜麥當當
躺在床上已經是早上四點 九點起床後
與台南當地朋友(夫妻)會合後 一行八個人正式展開爆肚行程
開吃囉
第一天 台南
第一站 開元紅燒𩵚魠
辣椒香超濃的辣椒 是店家自己醃製的
上面綠色的是蔥花 中間是辣油 下段則是辣椒
直接把撈出的辣椒及蔥花放在豆腐上
是不是很美的配色
乾的𩵚魠魚像炸雞排 其實吃起來也挺像的
看看這炸魚的厚度 好過癮
吃起來外酥內嫩
濕的𩵚魠魚其實就是把乾的放在湯裡
湯頭就是南部慣有的甜甜味
吃完早餐接著吃午餐 沒在停的 是有沒有這麼餓
第二站 旗哥牛肉湯
旗哥好像已經是觀光客到台南必吃的名店了
看菜單先 所有菜色都跟牛有關
主要分為湯類 / 熱炒類 / 非麻油 / 麻油類 / 滷類 / 切盤 / 炒飯類
根據此團(爆肚團)團主習慣 一定是滿桌菜
這張還沒滿喔
全部都是牛系列 菜單上也沒有其他類了
177就不一一介紹了 請大家詳菜單
這牛肉肉燥飯是送的
菜單左上角有寫點湯類就送 雖然是送的但牛肉給的可不少
瞧瞧滿滿的一碗 老闆很大器
第三站 義豐阿川冬瓜茶
也是名店 要排隊啦 而且現場很多陸客
177點的是荔枝冬瓜茶 太甜 不愛 督給188
第四站 連得堂餅乾
就是煎餅 它隱身在巷子裡 真的很隱密
不是行家還找不到咧
店家有規定一人限購一份 不能多買 算人頭啦
煎餅就這樣大剌剌的在大家面前製作
坦白說現場很簡陋 機器看起來也黑黑髒髒
但真的還滿多人慕名而來的
第五站 無名豆花
其實就在連得堂巷子外面 斗大的帆布招牌寫著無名豆花
想不看到也難 好險不難吃
它就是古早味豆花 但177個人比較在乎豆花嫩度
是不是入口即化 它們家的還可以囉
大家都吃冰的 只有我點熱的紅豆豆花
喜歡吃豆花的朋友可以試試
第六站 冰火菠蘿油
恆春
一路這樣吃吃吃 其實到恆春時177還飽得要死
但大家還是要繼續吃 沒有打算要停的意思
所以我們來到第七站繼續爆肚
第七站 海鴻飯店萬巒豬腳
除了主角豬腳外 就是177最愛之一的薑絲大腸
好酸好好吃噢 瞧著這油油亮亮的樣子
鹹豬肉也挺不錯的 肥得咧
肉吃多了還是得來點青菜 點了個炒空心菜來搭
第八站 後壁湖漁港
云姐生魚片(100片) / 鬼頭刀魚卵 / 深海魷魚腳 / 炸軟殼蟹
云姐生魚片20片NT100元 是不是很便宜 100片分裝了3盒
其它像魚卵魷魚腳跟軟殼蟹等都是秤重計價的
來張鬼頭刀魚卵特寫
177從來不知道原來鬼頭刀魚卵這麼大一條
好驚人呀 切片後搭配沙拉好好吃喔
重點它是熱的喔
這麼一大條要價NT260元
第九站 墾丁大街
烤魷魚*3 / 香蕉煎餅 / 蔥餅 / 牛肉蔥餅加蛋 / 地瓜球*2 /
米腸炒香腸 / 一品滷味 / 養樂多冰沙 / 阿薩姆難喝檸檬茶 / 芭樂
小吃177就沒拍照了 不過一品滷味就不能放過
大家吃成這樣後在一品滷味 還是沒在客氣的點了兩大盤
看到盤與手的比例了吧 我都快吐了
第十站 朋友老家(宿) 宵夜
雞腳凍 / 鴨胗鴨翅鴨舌頭 / 泡麵 / 麥卡侖
第二天 恆春
第一站 朋友老家早餐黑白吃
黑糖糕配椰子水(路上隨便買的)
第二站 討海人海產
這家店可是在地人推薦的 東西除了新鮮外
價格不會因為是觀光客而亂喊價
騎樓一排滿滿的魚貨 任君選擇
最後我們選了一隻青衣
上菜囉 看我們都瞎點了什麼
生魚片
看看這厚度 女生一口吃都嫌有些略大
老闆切得超有誠意 大又厚 重點又新鮮的不得了
看看這粉嫩的魚肉 什麼角度拍都是粉紅色
還有這蝦 也是超級新鮮
一扒蝦殼就知道了 鮮甜到一個不行
不沾醬都好吃的不得了
像炒大腸的魚鰾
剛剛選的青衣配上破鋪子
點了海鮮外當然還是要有青菜
肉絲炒劍筍
紅燒花枝
炸花枝球 老實說這沒有澎湖的花枝球好吃呀
177吃過最好吃的在澎湖啦(懷念中)
炒孔雀蛤
墾丁
第三站 星巴克
第四站 茶之魔手
都是大家在車上渴了 臨時起意路邊就買起來喝了
第五站 小杜包子(培根香腸&燒肉&泡菜)
有了飲料 又要來點點心 所以又買了包子在車上繼續吃吃喝喝
一點都不浪費時間的繼續趕往下一個美食行程
潮州
第六站 潮州冷熱冰
這也是個觀光客行程 清一色都是外地人在吃
第七站 白糖粿
雖然是路邊攤 雖然是炸物 雖然有點小甜
但這白糖粿還真是好吃
它就在潮州冷熱冰外 一個不起眼的小攤
但是但是 它要排隊ㄟ
除了白糖粿外還有芋頭餅 & 地瓜餅
在等待的過程中 177偷學了地瓜餅的做法
哈哈哈 下次試做後再來分享
台南
第八站 劉家莊牛肉爐
說到台南 177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牛肉湯 哈哈
我好愛呀
劉家莊是188推薦的 果然名不虛傳
我們到店時 全店高朋滿座 等了足足20分鐘才有位置
等歸等 就拍拍店家專人切肉的畫面
入座上菜囉
我們點了6盤肉及其他一些火鍋料
一盤牛肉NT300元 秤重
6盤牛肉是兩種不同部位的肉
2盤 & 4盤 顏色其實有很明顯的差異
4盤是偏瘦的牛肉 顏色較鮮紅
另外2盤則是較有油脂的雪花牛
肉質顏色較暗紅
不過燙起來都很好吃啦
開動囉
看看這像不像過年圍爐的fu
熱鬧得咧
燙牛肉我們有兩種吃法
一種是將生牛肉放在自己的碗裡 舀上滾燙的湯
肉片瞬間變成粉粉粉紅色 還可以搭配著湯 邊吃邊喝
另一種則是將生牛肉放入網勺 再放入大鍋中川燙
不論哪種 各有各的美味 看個人喜好
完食後177評比 5顆星5顆星
劉家莊直接列入177台南必吃的口袋名單
但為什麼台北沒有溫體牛可以這樣吃呢
想吃還要衝台南
第九站 米糕
台中
第十站 東海龍門客棧仙草凍&東海刈包大王
回程吃的行程就到這裡終於結束了
177也終於把這兩天兩夜的爆肚行程文章給寫完
竟然就這樣拖了一個月
呼